1
/
/
1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Press 校園書房出版社
坐輪椅的上帝
坐輪椅的上帝
定價
$28.75 CAD
定價
售價
$28.75 CAD
單價
/
每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坐輪椅的上帝
內容簡介
上帝怎麼會坐輪椅?!
在很多基督徒心中,上帝全知全能、完美無瑕,而輪椅是給身上病痛、行動障礙的人坐的。大能的上帝,怎麼會像失能人士一樣坐輪椅?
嗯,再讀一讀聖經的但以理書第七章和以西結書第一章吧?曾經有終身坐輪椅的人,看到經文中的上帝的確坐在輪椅上,而深刻經歷神的愛與同在。
而且,上帝的兒子被釘上十字架,期間祂眼睛被蒙,形同失明;手腳被釘,不能行動;百姓誤解,兵丁羞辱;朝夕相處的門徒四散,連最親愛的天父都彷彿遺棄了祂……那是身體、社會、心理所有領域的全面失能。全宇宙的主,救贖全人類的大工,是在失能之中完成的。
「失能」的意義,或許與我們本來想的不一樣;我們對於「健全」的渴望,可能並不那麼健全──這就是《坐輪椅的上帝:從失能神學擁抱基督身體的多樣性》想要告訴我們的事。作者博恩壘從現代教會牧養失能者的不足之處談起;接著剖析視新、舊約中有關醫治、殘疾的諸多故事,指出受到現代西方醫學觀影響的讀經盲點;他再進一步梳理「失能與罪」、「上帝的形像」、「屬靈恩賜」等神學傳統,一層層地挑戰讀者檢視自己對於「失能/有能力」、「正常/不正常」、「美好/殘缺」這些界線的固有概念,重新發現:在上帝的國度中,「失能」不是必須修復的缺陷,而是展現人類生命的多樣性。形態功能殊異的肢體,同屬於一個身體──基督的身體。天國的筵席,坐滿了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人。
最後,作者回到牧養失能者的問題,為教會領袖提供許多實踐之道與案例,勉勵教會群體,全心歡迎失能者,擁抱多樣性,讓教會裡各式各樣的肢體,無論被貼上失能標籤與否,都跟隨聖靈的引導,在愛中實際彼此服事,反映出基督的形像,成為活出福音真諦的真教會。
在很多基督徒心中,上帝全知全能、完美無瑕,而輪椅是給身上病痛、行動障礙的人坐的。大能的上帝,怎麼會像失能人士一樣坐輪椅?
嗯,再讀一讀聖經的但以理書第七章和以西結書第一章吧?曾經有終身坐輪椅的人,看到經文中的上帝的確坐在輪椅上,而深刻經歷神的愛與同在。
而且,上帝的兒子被釘上十字架,期間祂眼睛被蒙,形同失明;手腳被釘,不能行動;百姓誤解,兵丁羞辱;朝夕相處的門徒四散,連最親愛的天父都彷彿遺棄了祂……那是身體、社會、心理所有領域的全面失能。全宇宙的主,救贖全人類的大工,是在失能之中完成的。
「失能」的意義,或許與我們本來想的不一樣;我們對於「健全」的渴望,可能並不那麼健全──這就是《坐輪椅的上帝:從失能神學擁抱基督身體的多樣性》想要告訴我們的事。作者博恩壘從現代教會牧養失能者的不足之處談起;接著剖析視新、舊約中有關醫治、殘疾的諸多故事,指出受到現代西方醫學觀影響的讀經盲點;他再進一步梳理「失能與罪」、「上帝的形像」、「屬靈恩賜」等神學傳統,一層層地挑戰讀者檢視自己對於「失能/有能力」、「正常/不正常」、「美好/殘缺」這些界線的固有概念,重新發現:在上帝的國度中,「失能」不是必須修復的缺陷,而是展現人類生命的多樣性。形態功能殊異的肢體,同屬於一個身體──基督的身體。天國的筵席,坐滿了貧窮、殘廢、瞎眼、瘸腿的人。
最後,作者回到牧養失能者的問題,為教會領袖提供許多實踐之道與案例,勉勵教會群體,全心歡迎失能者,擁抱多樣性,讓教會裡各式各樣的肢體,無論被貼上失能標籤與否,都跟隨聖靈的引導,在愛中實際彼此服事,反映出基督的形像,成為活出福音真諦的真教會。
作者:博恩壘(Brian Brock)
譯者:林俐嘉、許智琳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24年12月
ISBN:9786267530481
頁數:286頁
尺寸:145*210 mm
重量:393克
作者簡介
博恩壘(Brian Brock)
美國德州人,取得生物醫學與臨床倫理學碩士後,跨海前往英國牛津大學研讀神學,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取得基督教倫理學博士學位,並在德國紐倫堡─埃朗根的弗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現任蘇格蘭亞伯丁大學的「道德與實踐神學」講座教授。
博恩壘致力於闡明基督教的信仰傳統與道德思想如何重塑基督徒對於道德問題和生活實踐的理解。他主張,道德神學會因著我們對當代文化的詮釋,而不致飄移到太過抽象、脫離現實的層次,但同時又可以將我們對當代文化的詮釋適當地限制在基督教教義與認信的框架之中,使之不致無限擴張,如此,即可為實踐神學效力,去回應每日生活中的各種具體問題。他也關注上帝如何運用聖經來產生一群擁有獨特道德觀的聖潔子民,並將此關注與他的道德與實踐神學研究結合在一起。博恩壘撰寫、編輯的書籍與期刊文章數量甚豐,其中有許多都深入失能議題,並不斷為這方面的探討開拓新局。
美國德州人,取得生物醫學與臨床倫理學碩士後,跨海前往英國牛津大學研讀神學,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取得基督教倫理學博士學位,並在德國紐倫堡─埃朗根的弗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現任蘇格蘭亞伯丁大學的「道德與實踐神學」講座教授。
博恩壘致力於闡明基督教的信仰傳統與道德思想如何重塑基督徒對於道德問題和生活實踐的理解。他主張,道德神學會因著我們對當代文化的詮釋,而不致飄移到太過抽象、脫離現實的層次,但同時又可以將我們對當代文化的詮釋適當地限制在基督教教義與認信的框架之中,使之不致無限擴張,如此,即可為實踐神學效力,去回應每日生活中的各種具體問題。他也關注上帝如何運用聖經來產生一群擁有獨特道德觀的聖潔子民,並將此關注與他的道德與實踐神學研究結合在一起。博恩壘撰寫、編輯的書籍與期刊文章數量甚豐,其中有許多都深入失能議題,並不斷為這方面的探討開拓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