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信息系列-歷代志上下王冠的重量
聖經信息系列-歷代志上下王冠的重量
Regular price
$41.00 CAD
Regular price
Sale price
$41.00 CAD
Unit price
/
per
【聖經信息系列】歷代志上下——王冠的重量
The Message of Chronicles: One Church, One Faith, One Lord
內容簡介
出埃及記是舊約中,關於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敘事。向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起誓立約的神,仍然是一位信實的神,祂賜下應許,使他們尊貴。祂向摩西啟示祂自己,宣稱以色列是屬祂的,將他們從埃及為奴的悲慘之境拯救出來,在漫長曠野漂流的歲月裡,眷顧他們,最後帶他們進入祂已經向他們的先祖應許的流奶與蜜之地。
在這一本充滿溫馨和睿見的註釋書裡,莫德揭示了出埃及記如何見證聖經的神,並指向耶穌基督,事先預告祂的來臨;以及它如何論及神子民的本質和生命,他們如何蒙救贖、要如何順服神、得保障、承受基業。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旅程中,認識了真真實實的上帝!那我們的人生旅程呢?
每個人都想望一個家鄉:到了年紀,需要成「家」立業;工作忙碌後,想趕緊回到自己的家(儘管破舊不堪);在外拚搏的旅人,也終究要回到自己的溫暖寧靜的小窩……。無家可歸,不管是缺少了實體的家還是心靈上的依歸,都算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及他的子孫擁有迦南美地為家。四百年過去了,各個支派已蔚為大族。然而,這群人卻在埃及為奴、寄居異鄉。他們沒有家,離那「應許之地」很遙遠。
立約之神展開行動,從揀選摩西開始。希伯來血統的埃及王子,替「家人」打抱不平,卻被迫遠離「家鄉」(埃及)、淪為在「異鄉」(米甸)的流浪者。把兒子取名為「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二22)道盡了異鄉遊子的漂泊心情。四十年後,神呼召摩西離開米甸「家鄉」,去將以色列百姓從異鄉拯救出來、帶著數百萬的男女老少前往神所應許的真正家鄉。
出埃及記的末了,摩西和百姓尚未真正抵達家鄉。然而,這段異鄉到家鄉的旅程卻成了人類歷史中永遠的典範:不僅新約需要從這個背景去理解(恩約、羔羊、逾越節等等),對今天的我們同樣重要。
異鄉到家鄉的旅途上,充滿了顛頗、試探和挑戰。但是耶和華持續用祂不變的愛來拯救、管教、陪伴祂的百姓,使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十九6)。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旅程中認識耶和華自己的性格──那位自有永有的上帝。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我們也需要更認識祂。
在這一本充滿溫馨和睿見的註釋書裡,莫德揭示了出埃及記如何見證聖經的神,並指向耶穌基督,事先預告祂的來臨;以及它如何論及神子民的本質和生命,他們如何蒙救贖、要如何順服神、得保障、承受基業。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旅程中,認識了真真實實的上帝!那我們的人生旅程呢?
每個人都想望一個家鄉:到了年紀,需要成「家」立業;工作忙碌後,想趕緊回到自己的家(儘管破舊不堪);在外拚搏的旅人,也終究要回到自己的溫暖寧靜的小窩……。無家可歸,不管是缺少了實體的家還是心靈上的依歸,都算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及他的子孫擁有迦南美地為家。四百年過去了,各個支派已蔚為大族。然而,這群人卻在埃及為奴、寄居異鄉。他們沒有家,離那「應許之地」很遙遠。
立約之神展開行動,從揀選摩西開始。希伯來血統的埃及王子,替「家人」打抱不平,卻被迫遠離「家鄉」(埃及)、淪為在「異鄉」(米甸)的流浪者。把兒子取名為「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二22)道盡了異鄉遊子的漂泊心情。四十年後,神呼召摩西離開米甸「家鄉」,去將以色列百姓從異鄉拯救出來、帶著數百萬的男女老少前往神所應許的真正家鄉。
出埃及記的末了,摩西和百姓尚未真正抵達家鄉。然而,這段異鄉到家鄉的旅程卻成了人類歷史中永遠的典範:不僅新約需要從這個背景去理解(恩約、羔羊、逾越節等等),對今天的我們同樣重要。
異鄉到家鄉的旅途上,充滿了顛頗、試探和挑戰。但是耶和華持續用祂不變的愛來拯救、管教、陪伴祂的百姓,使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十九6)。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旅程中認識耶和華自己的性格──那位自有永有的上帝。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我們也需要更認識祂。
為遭埋沒的歷代志翻案,拉大你我信仰的視野!
歷代志可說是舊約當中,最容易受到忽略的經卷之一。除了前九章有著整本聖經最長的支派家譜,讓人望而卻步外,歷代志和撒母耳記、列王紀的內容常有重視,還把大衛和所羅門給「美化」了,許多人因此以為,歷代志的功用比較像在歌功頌德,歷史價值頗有爭議,不用太過認真,當成補充教材就可以。
然而,歷代志畢竟是聖經正典,在希伯來聖經當中,更被猶太人放在最後一卷的位置上,似乎暗示著這卷書代表了整個猶太民族的終極宣告,若是只從現代人喜不喜歡的角度來評斷歷代志,顯然有失公允。
讓人開心的是,隨著更多新近研究發展,過去十多年,人們重新發現歷代志的重要。不像過去所以為的那樣可有可無,反之,從歷史、神學,乃至於文學的角度來看,歷代志都可說是相當優異的作品,值得教會更多關注。
由威爾克所執筆的《聖經信息:歷代志上下》,可說是這股重回歷代志風潮當中,雅俗共賞的作品。他研讀許多學術界對於歷代志的討論,加以融會貫通,再用淺白易懂的方法表達出來。好比說:用「樹根、樹枝、果子」的隱喻詮釋龐雜的家譜,使人一目了;比較歷恣志與撒母耳記、列王紀中的異同,指出背後的緣由並非為了「美化」大衛;嘗試從「講章」的角度,來定位歷代志,辯證「神學意圖」不該是看不起歷代志的原因,反而更應該重視,從中獲益...等等,都深具啟發性。
對於同樣缺乏歷代志註書的華人教會來說,深願這本《聖經信息:歷代志上下》,能夠帶來久旱逢甘霖的價值,為讀者開啟更多通往歷代志的大門。
【聖經信息系列】是一套舊約及新約的系列解經叢書,本系列特色有三:正確解釋經文、應用於當代處境及易讀易懂。
因此,本系列不像典型的註釋書,那麼講究註解經文而忽略了應用;註釋書需要句句對照經文,本系列行文流暢,可讀極高。但是這套書也不是講套集錦,只專注於時代性、可讀性,而不夠嚴謹地忠於聖經經文。
本系列的作者一致堅信:上帝透過祂在聖經中的啟示至今仍舊說話,我們也堅信:對基督徒的生命、生活及健全的成長,再沒有比聖靈透過聖經向我們發言更基本、更必要了。上帝的話已年代久遠,卻是亙古常新。
作者:威爾克 (Michael Wilcock)
譯者:張玉如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15年9月
ISBN:9789861984520
頁數:405頁
尺寸:148*210 mm
重量:540克
作者簡介
威爾克(Michael Wilcock),閱讀威爾克的文字,你會有種錯覺,以為他不過三十出頭。輕鬆地像在聊天的口吻,動不動就這邊引一本偵探小說的情節,那邊用旅遊指南、國內機場與國際機場的類比,讓人難以想像,威爾克其實已是個退休牧師,不但有過數十年的牧會經驗,更在著名布里斯托三一學院擔任教牧學研究的主任。
對華人讀者來說,威爾克的名字,可能不像斯托得或卡森那樣耳熟能詳,然而,威爾克的著作在英國叫好叫座,內容不但雅俗共賞,更有期刊對他的作品大加讚揚,認為威爾克的文字既有動感,又有實用的原則,閱讀價值極高。就連北美素有「牧師中的牧師」之稱的畢德生,也對威爾克青睞有加,推薦讀者在小組讀書會時,使用他「聖經信息-啟示錄」註釋。
退休後,威爾克專事寫作,除了「歷代志上下」,他還是聖經信息系列中「士師記」、「詩篇」、「路加福音」、「啟示錄」的作者,是這個系列作者群中,僅次於斯托得的寫手。